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设计

《草》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11 23:27:01
《草》教学设计

《草》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教学设计 篇1

井陉县西山北路学校

高玉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认识并会写“枯、荣、烧”

3、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白居易的生平,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同学们边听边猜一猜这首歌曲写的是哪一种植物?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写的是什么植物吗? 生:小草

师:虽说它没有花香,可绿化环境少不了它的身影,虽说它没有树高,可祖国大地到处是它的足迹。同学们知道古诗《草》是谁写的吗?

生:白居易。

二、作者简介 师:对白居易你有哪些了解呢?

生: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师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真了不起。

三、写作背景

师:同学们知道当时他是怎么写出这首诗的吗?

生:这首诗作于公元788年(唐德宗贞元三年),白居易当时十六岁。这首诗是应考之作,按科举规定,凡限定的试题,题目前必须加“赋得”二字,作法跟咏物诗相似。

四、初读古诗

导语: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是如何描写小草的。

1、听朗读。

2、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古诗。

(引导: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一定要读准字音哦。) ①学生自读②指名读③齐读

3、读出诗的节奏。

(引导:同学们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请同学们看着节奏图,自己试一试。)

①学生自读②指名读③齐读

五、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本课有三个生字,同学们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在小组里自学一下生字。

2、全班汇报 (1)学习枯字

生1:枯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大家在写的时候先写木字旁,再写古。生2:我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枯,古代的古加上木字旁就是枯。枯,枯萎。小草枯萎了。

生3: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姑姑的姑把女字旁换成木字旁就是枯。枯,枯井。

生4:可以用一个词来记住它:古代的木头。枯,枯萎、枯井。我还可以用枯井说一句话:这里有一口枯井。

(2)学习烧字。

生1:烧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先写火字旁,再写尧。 生2:尧加上火字旁就是烧。烧火。

生3:我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浇花的浇把三点水换成火字旁就是烧。烧,烧鸡,我喜欢吃烧鸡。

生4:可以用一句话记住烧:尧帝发火了。烧,发烧。弟弟发烧了。 (3)学习荣字。

生1:荣一个上中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先写草字头,再写秃宝盖,最后写木字。

生2:把劳动的“劳”的力换成木就是荣字。荣,光荣,刘胡兰死得很光荣。生3:我用一句话记:草下面盖着一根木头。荣,荣誉,她获得了优秀少先队员的荣誉称号。

教师小结:同学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老师很欣慰,老师为你们骄傲。

同学们分析的'这么透彻,那你一定知道怎么写这三个生字吧,同学们试写两个。

六、理解诗意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出示诗句:离离原上草,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生:离离:草木茂盛的样子,原:原野。离离原上草就是原野上的野草长得很茂盛。

(2)出示诗句:一岁一枯荣。 师:怎么理解这句诗。

生一岁就是一年,枯就是枯萎,荣就是茂盛。一岁一枯荣就是小草在秋天枯萎,到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茂盛。年年如此,生生不息。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出示诗句

哪位同学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野火:荒山野地燃烧起来的火。尽就是完。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烧,也不能把它烧完。

师:小草就这么被火烧死了,那这火是什么样的火呢? 生:无情的大火,残忍的大火。

师:大火无情,明明把干枯的小草都烧死了。为什么诗人却说“野火烧不尽”呢?

生:大火有烧不到的地方;大火只烧掉了小草的叶子;小草的根深深的扎在了泥土里。 (2)出示诗句

这句呢,怎么理解。

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师: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小草?

生:顽强的小草,坚强的小草,不屈服的小草。

3、哪位同学能说说你对整首诗的理解。原野上长满了茂密的野草。每年的秋天枯死,第二年春天又长得茂盛。野火不管怎么烧也烧不完它们。春风一吹,小草又重新发芽生长。

师小结:是啊,我们经常会在陡峭的悬崖上、石缝间看到小草的身影。我不由的对这平凡的小草肃然起敬。

七、回读古诗,体会感情。

1、同学们,平凡的小草,有着不平凡的精神,难怪诗人白居易会喜欢它,会赞美它,让我们一起朗诵古诗《草》。

2、平凡的小草,用它顽强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位读者,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一起背诵古诗《草》。

3、指名背诵、同桌互背。

3、《草》原名《赋得古原草送别》,它是白居易16岁时的应考之作。原诗有8句,本课节选了其中的4句。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放音乐)

八、总结

小草顽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古诗《草》只是诗歌百草园中的一首。同学们可以用我们这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去学习其它的古诗。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草》,学会了生字,了解了诗意,知道了小草这种随处可见的植物虽然不起眼,但它面对强大的敌人时那种顽强的意志、不屈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像小草一样,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不要害怕、不要屈服,要想尽办法战胜困难。

  《草》教学设 ……此处隐藏20766个字……你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

齐读二、三小节

四、学习四、五小节

师:后来,小河与小草又说话了,你们想听吗?

教师范读

师:小河夸小草长得怎么样?

生回答

屏幕出示句子:你长的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

请个别学生读这句话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小朋友看,(出示卡片:碧绿碧绿)谁会读?

请个别学生读

师:如果我去掉其中一个“碧绿”,(屏幕出示:你长的碧绿的,真让人喜爱!)你再读读看,你觉得哪句话好听?为什么?

师:为什么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呢?

生回答

师:哦,原来是因为小河给了它充足的水分。(板书:水分)

全班同学分角色朗读四、五小节

五、学习第六小节

师小结:小草紧紧抱住小河边的泥土,小河才会这么清,小河给了小草充足的水分,小草才会长得这么绿,他们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他们生活在一起,真开心,真高兴啊!小朋友们高兴吗?请小朋友们拿好书,高兴地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六、积累、运用

师:现在再请小朋友们看课题,老师想请小朋友在小河前面加一个词语(板书,在小河前画一条横线)可以写什么?怎样的小河?

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那如果我要在青草前面也加一个词语呢,可以写什么?

齐读,完整地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把我们刚才体会到的朗读出来。

七、拓展

师:小河与青草是一对好朋友,大自然中,象这样的好朋友可多啦,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你们知道有哪些这样的好朋友吗?

请你们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讨论,明天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

板书:

抱住

( )小河与青草

水分清澈见底

碧绿碧绿

  《草》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会认“赋、岁、侵、荒”4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学生读准、读顺诗句,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音乐和图画感悟到诗中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青青的,绿绿的,软软的,香香的,要问是什么?羊儿最爱它。”

2、揭示谜底小草,问:小草,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草有关的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板书课题)。

4、指名读、齐读生字“赋”。师简要解释“赋得”是诗的一种体裁。

5、从“古原草送别”你知道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自由练读诗题、指名读、齐读诗题。

二、初读古诗

1.自由练读古诗,圈划生字,读准生字。

2.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⑴出示字卡,指名读,师正音。

⑵出示词语卡片“一岁、枯荣、荒城、离离、萋萋、烧不尽、侵古道、满别情”,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解释 “荒城”——是指荒凉、人烟稀少的城。

3、师:同学们的古诗都读得很准确、很通顺。刚才我们看到诗题里面写了“草”和“送别”两个方面的内容。现在咱们先来看看写草这一部分的几句诗。

三、品读古诗

(一)学习前四句诗,学生自由表达,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自由读一读1、2句诗。看看还有没有你不明白的地方?

2、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引导学生结合图文感悟 “离离”、“一岁”、“枯荣”。指名读、齐读1、2句诗。

3、学习3、4句诗,(师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烧不尽”是什么意思?

4、大火一烧,明明烧尽了,为什么诗人却说“野火烧不尽”呢?

(板书:烧不尽 ? )

5、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小草?引导学生读中品悟小草的顽强。

6、师:是啊,作者写古原上的草是多么的茂盛,多么的顽强啊!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四句诗,一边读还可以一边想象这样的画面。

(二)学习后四句诗,学生品悟想象,指导朗读

1、我们再来看看后面四句诗,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上,诗人在干什么?

2、(课件出示5、6句诗)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远芳”、“晴翠”,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3、(CAI:出示7、8句诗)在这么美的情境之下,诗人在做什么?

预设:

生:送别朋友。

师:送别王孙,王孙在这里不是指姓王名孙的人,而是诗人贵族的.朋友。

诗人是第一次送别朋友吗?每一次送走他的朋友时候是什么感觉呢?

生:不舍。

师:请你读读这两句。

生:读诗句。

师:现在的交通方便,通讯快捷。千里之外从武汉到河南只需个把小时,但在古时候却要几天几夜。一次别离再见的时候就是很久之后了,与朋友隔着千山万水,所以心里非常不舍。谁能读出这份不舍?

生:读诗句。

师:舍不得,万分不舍。来,带着你的这份情感再读这两句。

师:(看着另一个小朋友)我知道你一定也想读,来试试吧!

生:读诗句。

师:真是万分不舍啊!男生一起读这两句。

师:那么作者的这份依依不舍的感情是通过什么来写的呢?(萋萋满别情)

萋萋是什么意思呢?

生:草木长得很茂盛的样子。

4、师:萋萋与离离意思一样的,都是写草繁茂的,我的思念就像草一样多,从我这个地方到你那个地方,沿路都是我对你满满的思念,你离开了,我真是不舍啊!连繁茂的草儿也好像满怀离别之情。让我们一起吟诵“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和着笛音吟诵)

四、诵读古诗

1、再来读诗题。师配乐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古诗。

2、(CAI:去掉诗句,出示画面)教师随机指名吟诵诗句。

3、指多名学生上台配乐吟诵。

4、男女赛读。

5、师:瞧,不知不觉,大家都能背诵古诗了我们一起来诵读古诗吧,如果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师生配乐齐诵)

五、小结全诗,课外延伸

1、在古时候,诗人写完一首诗后往往用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今天也来试着唱一唱这首古诗。(CAI:画面,歌词,伴奏)

2、这短短的几句话,40个字,把我们的所看、所想、所感全写出来了。不过。这可不是张老师的杰作,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16岁时所作的一首诗。他一生写了三干八百多首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诗人。回家后,大家找找白居易的其他诗读一读,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还可以将古诗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