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3 18:48:39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伟大无私的献身精神。本文一共8个自然段,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过程。故事十分生动精彩,尤其是第二自然段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和第七自然段描写盘古身躯的变化,十分传神。

教学意图:

喜欢神话,想探索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本课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主要采用了“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直观辅助,体会感悟”的原则,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对话文本,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和伟大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8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和伟大无私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和伟大无私的献身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那么

学生自渎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相机板书: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4、找出课文中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5、小结:这就是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1、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在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注意“混沌”一词的读音,以及在课文中的意思。

3、想象,理解昏天黑地。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2、复习主要内容

用上“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这三个词语,简要地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师小结

(通过复习,巩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二、学习“开天辟地”

1、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从第2自然段中,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板书:力大无穷)从哪里感受到的?拿出笔画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

相机出示:

句子(1):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引导抓住“一使劲”、“咔嚓”、“‘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等关键词句体会盘古的力大无穷。

男生齐读。

句子(2):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大鸡蛋”破碎了。

引导抓住“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关键词句体会盘古的力大无穷。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开天辟地的艰难,体会盘古的力大无穷。)

指名朗读。想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2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课前准备:小黑板,《民族文化千字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节,导入新课。

1、导入故事。

同学们,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心中一定会想:这大地间的山川、河流、树木……是从哪儿来的?其实,这个问题,古代人也曾经想过。神话故事>就从一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2、回顾情节。

①出示成语,齐读。

②用成语说神话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8个成语复习课文内容,既回顾了神话故事内容,又积累了语言。)

3、扣住“传说”二字设疑。

师:为什么人们会想象出这个故事,并能流传到今天呢?

4导入新课

师:让我们走进《开天劈地》的神话世界,细细品味,感悟。

二、开天劈地,感受气魄。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象盘古开天劈地的情形。

2简述盘古开天劈地的情形。

3听教师朗读,想象动起来的画面。

4生说想象到的。

(设计意图:以读为基础,让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们看清盘古勇武形象了,感受到开天劈地的雄浑之势了,能把它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朗读。

6感受盘古形象——勇猛,有气魄。(板书)

师: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去想象生动的画面,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故事,读懂故事里的人物。现在你们认识盘古了吗?你们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三、顶天立地,感受鞠躬尽瘁。

1出示句子“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地”

师:读读这句话,发现了吗,有什么特别之处?

①找出相反词语。

②指导朗读,评价。

2画出类似句子,读出。

(设计意图:通过找类似句子,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此处隐藏27886个字……

谁也想来读的?

盘古的身躯仅仅是这些吗?让我们来补充剧本。

他的头发变成了……牙齿、骨骼变成了……

就这样,盘古以他的……世间万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伟大的神,他的名字叫。

剧本读完了,通过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张老师有理由相信,让你们来做导演,一定能把这部电视连续剧拍的很精彩。

教学反思:

练习4的读读背背中有以下4个词语:

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

这4个词语不仅概括了《开天辟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词语的排列顺序也与课文描述的先后顺序完全一致。基于这一发现,我决定将这一内容的教学渗透到课文的学习中去,一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这八个词语的意思,另一方面又通过这八个词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有关语句的描写及内容的理解。同时我决定就将这4个词语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板书,使学生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故事发展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上完课后细细总结一下,这样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以下的一些优势:

1、节省了重复教学的时间。

课文的教学如果不与这些词语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那么在教学练习的时候,学生还是要花时间去温习课文的内容,并理解词语,从而进行记忆和背诵。这样一结合,就不必再花时间去进行讲解。

3、借助词语,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由于这八个词语不仅是文章的关键词语,而且它们的排列按先后顺序,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就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借助这样的板书,引导学生说话练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关键词语,运用连词成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同时又帮助学生记忆及背诵词语。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

在时间上没能很好的把握,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太仓促,从而朗读不够。这一课,语句特优美,有对仗,有排比,最好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句式的运用,让他们懂得用这样的句式会使文章更生动更优美。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15

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赞颂了盘古无私的奉献精神。本文一共5个自然段,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过程。

设计理念

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探索、发现的机会,使其感受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精华,领悟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探索自然奥秘中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认识“沌、孕、拢”等9个生字,会写“创、孕、氏”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

4、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用得准确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1、搜集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了解文题

1、大家喜欢神话故事吗,你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汇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能说说你对“开天辟地”这个词的理解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汇报,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把时间、人物、事件说清楚)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课文情况。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导入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从中总结出开天辟地前的情况——“天地不分,一片混沌”

(2)理解“混沌”“孕育”的意思。

(3)什么是“传说”?传说的事是真的吗?(回忆对“传说”的理解)

2、自学第2、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2、3、4自然段。

想一想盘古到底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认真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是怎样写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的,都用了哪些句子?

句子:他发现眼前?随着?盘古只得?支撑着?盘古已经变成了?死了。

词语: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几组反义词);顶、脚、踩、支撑、变成、巨人、矗立、累、倒下、死。

(2)汇报交流,同时播放课件:盘古身体的巨大变化的过程和样子。

a 、指出这个句子中的`几对反义词。

b、读了这3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抓住写动作的词语,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指导朗读,读出心中的崇敬之情。

3、学习第5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一想盘古死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2)指名读第5自然段。

(3)指名汇报,谈自己的感受。

(4)指导学生带着崇敬、感激之情朗读第5自然段。

(5)仿照书中的句式,用“成了?成了?”或“成为?成为?成为?”说一段话。

(6)指名背诵,多媒体出示关键词,帮助学生练习背诵。

4、小结。

盘古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引导学生要做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

四、 总结

其实,在古代人们还不知道宇宙形成的原理时,神话只是人们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释,并不是事实。但是由于神话故事优美、动听,其中对天地万物天真美丽有趣味的艺术想象生动感人、令人向往,使得神话至今仍广泛流传。

板书设计

8、开天辟地

盘古

天地混沌——顶天立地——创造万物

伟大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

1、自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郎读课文

二、巩固练习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要求会认的字。

2、认读生字。

(1)多种形式认读。

(2)扩词。

3、指导书写。

(1)分类。

(2)记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

(3)指导书写。每字写3—5个。

三、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把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抄下来。

2、汇报自选的词语。

四、课内延伸

1、用自己的话把《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尽量用上文中优美的词语。

2、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的相关文章,并谈谈读后感受。

3、搜集神话故事,准备召开神话故事会。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